
动员青年参与沿海和海洋环境保护
我自己曾经是一名青年公司家,我在地球海洋工作的经历,让我见证了青年在推动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。我因此认识到不仅要动员青年成为参与者和合作者,还要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战略伙伴。

让海洋成为我们的伙伴,以求实现可持续的未来
如今,约有1.2亿人依靠商业性捕捞维持生计,其中近90%的人在发展中国家(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国家)从事小规模渔业。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社区,如果我们不认识到小规模渔业的重要性,他们将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。

保护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免受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
就国际社会共享的过去与未来而言,最有力的象征莫过于海洋。从早期人类移徙开始,海洋把我们的祖先带到了新大陆,把不同的文明汇聚在一起,开辟了全球探索与贸易路径。

国际海事组织在预防船舶和航运造成世界海洋污染中的作用
航运是海洋的主要活动,货轮输送超过80%的世界贸易货物,渡船将乘客送往目的地,游轮搭载数百万名游客。每年,有超过五万艘海运船舶穿梭于各大海洋之间,运载着超过百亿吨1的极其重要和为人们所需的货物,包括商品、燃料、原材料和消费品。

旅游业:致力于保护水下生物
旅游可能成为进一步保护全球海洋的最佳工具之一,而私营部门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。酒店可以赞助促进人们认识海洋脆弱性的运动,赞助促进游客了解海洋生物物种(如海豚、鲸鱼和珊瑚礁)的宣传活动。

妇女与阿拉伯之春
如今,妇女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战斗,她们的奋斗目标应该是要使整个社会摆脱恐惧、贫困和暴政。实现这些目标,就需要做出彻底的改变,这无疑会波及独裁者、法律、宪法、国家机构和各项政策。促进并保护人权、自由及民主,是妇女获得平等权利的正确途径。

基于条约的人权系统是否遭遇中年危机?
如今,一个评估、监察和批判侵犯人权行为的全球架构已经形成,既有经济、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等人权条约机构专家的工作,也包括近期人权事务委员会对各国人权记录的普遍定期审议。

保护责任
过去的十年表明,集体、协调的行动可以产生重要影响。保护责任的进一步落实必须仍要以已经取得的具体进步为基础,要从过去的保护工作中吸取经验。我们重申这一集体承诺,确保该原则能继续激发和催发行动,为所有人民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。

从国际法到地方社区:联合国在保障人权方面所扮演的角色
二战结束以来,尤其是1989年冷战结束之后,人权已成为推动变革的最主要力量。本文将概述两项公约对于全球人权保障的作用,并指出在人权制度面临挑战的时代,我们应寻求的未来发展之路。

半个世纪的健康权?
《经济、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》提出了值得称赞的、宏伟的健康目标,但这些目标要想在一百周年之际完成,就需更加努力、更具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确保每名儿童和青年都可终身享有“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”。